摘要: 【背景資料】100多位縣長、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“代言”,央視公益直播為湖北帶貨超億元,攜程聯合創(chuàng)始人梁建章直播6場帶貨1億元……商務部大數據監(jiān)測顯示,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。直播帶貨頻上熱搜, ...
【背景資料】 100多位縣長、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“代言”,央視公益直播為湖北帶貨超億元,攜程聯合創(chuàng)始人梁建章直播6場帶貨1億元……商務部大數據監(jiān)測顯示,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。直播帶貨頻上熱搜,“買它買它買它”儼然成為當下的網絡熱詞。 【模擬試題】 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發(fā)布《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》,報告顯示,有37.3%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。消費者滿意程度最低的是宣傳環(huán)節(jié),受訪消費者對于“主播是否就是經營者”的問題認知較為模糊,對主播夸大和虛假宣傳、又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等兩個問題反饋較多。對于直播帶貨,你怎么看? 【答題要點】 1.概括話題,給予評價。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型商業(yè)模式,即時性、互動性、社交化的消費場景大大縮短了產品抵達用戶的心理距離,確實在這特殊的疫情期間助推了經濟發(fā)展,但我認為,直播帶貨既要“火”也要“貨” 2.分析直播帶貨的積極意義。 (1)直播帶貨更加直觀,可以讓消費者全面了解產品,省時省力。以往線下購物需要去實體店,但現在直播帶貨不僅可以觀看,還有主播現場分享使用感受,這樣產品的優(yōu)點更加凸顯; (2)促進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的改變。消費者正從傳統(tǒng)貨架式的搜索、比價,轉變?yōu)槭烊、意見領袖推介的社交電商購買方式。在“人、貨、場”的載體中,以往“貨”是第一位的,現在“人”更加突出。 (3)助推了經濟發(fā)展。新冠肺炎疫情暴發(fā)以來,直播帶貨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中小企業(yè)復工復產,比如一場“謝謝你為湖北拼單”的公益直播活動,主播們各顯身手推介荊楚味道。熱干面、周黑鴨等產品多次補貨,卻依然“秒光”。據統(tǒng)計,頭兩場直播就為湖北帶貨超億元。 3.分析直播帶貨存在的問題和挑戰(zhàn); (1)商品質量得不到保證。不少消費者反應通過網絡直播、短視頻等平臺選購的商品,有不少都是虛假宣傳的偽劣產品。 (2)主播虛假宣傳。主播自己沒使用或體驗過的產品卻在推薦為了博眼球、增銷量,對產品夸大其詞,給消費者造成誤導,所以主播直播時出現屢屢翻車的現象; (3)部分商品出現質量問題無處維權; 4.結合實際談落實; (1)規(guī)范直播平臺,提升直播主播的資質和直播產品的質量把關; (2)加強對于直播平臺的監(jiān)督。以建立“黑名單”為例,通過暢通消費者評價、舉報渠道,將帶貨主播納入嚴格誠信評價機制,必要時拉入“黑名單”,取消其帶貨資格。 |